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与重点民生领域>基本医疗卫生>重大疾病预防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

访问量:

关联稿件:

疾病预防控制123问

()儿童预防接种21问

1、什么叫预防接种?
  答:预防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当的途径进入机体,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每年的4月25日为“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
  2、什么叫免疫规划

答:免疫规划是指国家或省、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开展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预防的流行。

3、为什么要给宝宝打预防针?

  答: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预防接种首先是保护被接种者立即提高人体免疫力。当有免疫力人数达到一定百分比时,则免疫人群就形成一道屏障,此屏障可以保护一些未经免疫者不受感染。一般人群免疫水平达80%以上才能取得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效果。

4、我国把疫苗分成几类?一类疫苗有哪几种?

 答:国家将疫苗分成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两类,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风二联疫苗、麻风腮三联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流脑A群或A+C结合疫苗、流脑A+C多糖疫苗、百白破二联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除此之外,其它疫苗为二类疫苗,如水痘、流感、肺炎等。一类疫苗属免费接种的疫苗,儿童必须接种。

5、我国对二类疫苗接种的原则是什么?

 答:本着自愿、自费、知情同意接种的原则。

6、带孩子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做哪五件事?
  答:1)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或医院接种登记卡。
  (2)注意孩子近几天有无发热、拉肚子等,如果患有心脏病、肝肾疾患、过敏史等,一定要如实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能否打针或暂缓接种。
  3)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高热、抽搐等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登记时都告诉医生。
  4)要给孩子洗净手臂。冬天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即便于挽袖子打针,也不会磨擦针眼处皮肤。
  5)接种前应让孩子吃好、休息好,空腹和疲劳时接种容易发生晕针。
  7、如何减少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发生?
  答:“预防针”之前,家长应主动向接种门诊的检查医生提供儿童近期健康状况及既往免疫情况。
  打“预防针”之后,家长应使自己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过多。
  2)保护打针部位的清洁,不要用手抓。
  3)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4)多喝开水(除服脊灰糖丸外)。
  8、您的宝宝在什么时候不能接种疫苗?
  答:(1)空腹即饥饿时,血糖过低,可引起严重反应。
  2)有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期风湿症、过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症的病儿,也不宜预防接种。
  3)患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时。
  4)接种部位患有皮肤病时。
  5)正在感冒发烧的病儿不宜接种,以免加重病情。
  6)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孩子,不宜注射乙脑和百白破预防针,以免引起抽风。
  (7)、腹泻孩子不要吃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等病好后两周才能吃。
  9、疫苗接种后有什么反应吗?
  答:预防接种就是将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使机体产生抵抗感染的有益的免疫反应,以达到预防相应疾病的目的。但是,各种生物制品对于人体来说,毕竟是一种异物,接种后机体在产生有益反应的同时,有时也会产生一系列副反应。这些副反应大多无害,为一过性,2~3天可自行恢复。多数情况下,一些人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或出现硬结等炎症反应,我们称之为一般反应,也叫正常反应。这类反应往往不需处理,一般 2~3天可自行恢复。
  极个别人由于个体差异(如过敏体质者),接种某种或某些疫苗后可能发生与一般反应性质及表现均不相同的反应,如无菌化脓、皮疹、颜面部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我们称之为异常反应。这类反应症状有时可能很严重,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无论一般反应或异常反应,在大规模的人群接种中客观上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10、孩子预防接种后要注意什么?
  答:(1)打过预防针后应留在接种门诊30分钟观察有无反应发生。有过敏者尤其应当注意。
  (2)有时少数孩子会出现注射部位轻微反应,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应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局部的红、肿、热、痛,可用干净毛巾热敷(介卡苗例外),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极个别发高热或反应过重者,应立即请医生诊治,给予对症治疗。
  (3)接种卡介苗后2-4周左右,接种局部红肿,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处理,切忌切开排脓,否则不易愈合
  (4)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后30分钟内不要吃奶、吃热东西。
  (5)卡介苗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保护率达80%,保护作用可持续10-15年。
  11、本地、流动儿童如何办理接种证?
  答:(1)不管您是外地人口还是本地人口,当您的孩子出生后,家长应在1个月内,带上《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到其居住地的接种单位办理接种证,每次带儿童接种时要携带该证;预防接种证一旦丢失要及时补办和补种疫苗
  (2)儿童离开原居住地,带上原籍接种证,3个月内到现居住地办理疫苗接种相关手续;如果您没有当地接种证,我们的医生也会根据您提供的口述情况,确定适当的接种方案,为您的孩子提供接种服务。
  (3)若您的孩子外出、或外出后又返回,请带接种证到户口所在地卫生院免费办理接种转移、入卡手续,以保证您的孩子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接种。
  (4)我国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属地化(即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
  12、接种证的用途是什么?
  答:(1)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种疫苗的凭证,也是儿童入托、入学和成年后就业、出国的健康身份证。
  (2)在新生入学报名时,出示该新生的预防接种证或有效接种证明。如学生的《预防接种证》已遗失,应尽快到原预防接种单位补办。如是外来学生的,应出示原籍办理的《预防接种证》。
  (3)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相应疫苗接种或接种记录不完整、不真实或无预防接种证的儿童,将出具书面补种(补证)通知发放给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或到原接种单位补证、补种。
  13、怎样查漏补种?
  答:家长应及时按照接种门诊医生或接种证上预约的时间为孩子接种疫苗。在儿童6周岁之前应经常检查是否有疫苗接种,如有漏种及时前往接种门诊补种。另外,医院及幼儿园、小学每学期开展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家长应根据医院或幼儿园、学校通知,及时上交儿童预防接种证或带孩子前往接种门诊补种疫苗。
  14什么是强化免疫
  答:强化免疫是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水平,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基础免疫所获得的特异抗体,有些无需加强免疫;有些在体内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待身体内抗体浓度降低时,应再接种,通过再次接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抗体维持在足以抵抗病原体的水平。所以,政府已定期开展如脊灰糖丸、麻疹等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
  15、家长如何为孩子选择二类疫苗?
  答:二类疫苗的防病效果是肯定的,接种原则是“谁接种,谁付费”,家长在选择二类疫苗时可以根据感染疾病的风险,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孩子的身体情况等做出决定。家长在选择前,还应了解各种疫苗的特性、适应症及禁忌症。
  16、我国疫苗的安全性有多大?
  答:疫苗有很高的安全标准。在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加工、批准上市、运输、储存和使用及在接种疫苗之后销毁针头及其它设备的过程中都会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但因个体差异、受种者的健康状况等原因,导致个别在接种后可能发生不适反应。实践证明,接种疫苗后严重副反应发生率约1-2/100万剂次,一般反应发生率1-330/100万剂次。
  17、为什么疫苗要冷链装备?

答:由于疫苗对温度敏感,从疫苗制造的部门到疫苗使用的现场之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温度过高而失效。为了保证计划免疫所应用的疫苗从生产、贮存、运输、分发到使用的整个过程有妥善的冷藏设备,使疫苗始终置于规定的保冷状态之下,保证疫苗的合理效价不受损害。
  18、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吗?

答: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亦可以传播。发病最初表现为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第3~7天开始出红色斑疹,首先是面部,而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出疹前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及时全程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
  19、接种脊灰疫苗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引起脊髓灰质炎,会导致肌肉麻痹,俗称“小儿麻痹症”。
  儿童服用脊灰疫苗(俗称小儿麻痹症糖丸),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是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国家。对于肛周脓肿、免疫缺陷等禁忌糖丸的儿童,家长应选择灭活的脊灰疫苗(自费)。
  20、怎样才能让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再流行?
  答: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再去叮人,可以造成乙脑在人群中的传播。乙脑常见症状是发热、头疼、喷射性呕吐等,病死率高达5%~35%,约30%的幸存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痴呆等。给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除了接种乙脑疫苗,还要积极灭蚊、防蚊,预防乙脑传播。
  21、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吗?
  答:可以。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并且效力持久。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所以乙肝疫苗接种更强调首针的及时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第一针。

()老年保健预防10问

22、早晚喝开水可以预防心肌梗死吗?
  答:因为人在经过一整夜的睡眠之后,由于长达几个小时没有运动,所以,在早晨起来时,血液黏稠度会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此时极易造成血管阻塞。而在清晨起来时,饮上一杯温开水,可以起到对血液稀释的作用,以此来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的发生。白天经过一整天的活动,血液循环加快,而人在睡觉之前,活动会突然降低或停止,然后整夜又没有运动。所以,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也应少量喝上一些温开水,以预防心血管病的发作。
  23、如何拒绝声音衰老?
  答:专家关于保养嗓子的建议:不吸烟,少饮酒,常喝水,运动和歌唱后不要马上饮用冷饮。不要长时间剧烈地咳嗽,那会伤害声带。人到中年,要经常服用复合维生素(A、B、C、E),补充矿物质(镁、铜、钙)以保证嗓子营养供给充足,保持嗓音亮度。忌过于辛辣或过于甜咸的食品,忌过多冷饮,忌浓茶咖啡。对于唱歌的专业人士(教师、演员、歌手、律师等等)要科学用声,避免因声带疲劳而产生的声带小结。在下列情况下要多注意用嗓卫生。在感冒、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时,在从事剧烈运动后,在心情非常糟糕或分外激动时,女性在月经期和怀孕期间,在空气干燥、粉尘浓度高或存在有害气体的环境,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另外,要避免边吸烟边说话,当人吸烟时,两种物质在喉部产生影响:焦油和尼古丁,前一种致癌,后一种对肌肉和血管有害,吸气时,声带首先遭殃,呼气时,声带又要受难,每一口烟,都带来两次伤害。而如果是边吸烟边说话,危害就更大,那是因为呼气时,声带要在被香烟污染了的空气中震动。
  24、老年人如何做好口腔日常护理?
  答:要想不掉牙,保护是关键。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口腔清洁:老年人要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临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此外,一日三餐后要用清水漱口,漱口时要借用水的冲力尽量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清除。如果嵌得很紧,也可用牙签除掉。应定期去医院除去牙面上的结石,以防止牙周炎的发生。
 (2)叩齿咽津:每天早晨醒来和临睡坚持做上下牙之间相互叩击。开始时轻叩十几下,以后逐日增加叩击次数和力量,达到每次叩击五十次左右。此法能增强牙周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促进牙龈及颜面血液循环,使牙齿保持坚固。叩齿后咽下唾液也有利于养生。
   (3)用力咬合:每次排尿时,满口牙齿用力咬合,每次必做而不间断。这样可促进口腔粘膜的新陈代谢及牙龈的血液循环,锻炼咀嚼肌,增强牙齿的功能。
  4)鼓腮漱口:每天做一两次闭口鼓腮漱口动作,并将舌头左右转动,这样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缝和口腔粘膜受到一定的冲洗和刺激,可使口腔自洁,保护牙齿健康。
 (5)按摩牙龈:用拇指和食指顺着一定的方向按摩牙龈,每次10分钟,可促进牙龈、牙槽和牙髓的血液循环,防止牙床过早萎缩。
 (6)正确咀嚼:咀嚼的正确方法是交替使用两侧牙齿。如经常使用单侧牙齿咀嚼,则另一侧缺少生理性刺激,易发生组织的固用性萎缩,而常咀嚼的一侧负荷过重,易造成牙髓炎,且引起面容不端止,影响美观。
 (7)茶水漱口:每次饭后用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可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8)饮食护齿:蛋、水果、蔬菜、排骨汤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经常食用有益坚齿。人体摄取蛋白质不足,易患龋齿病。此外,饮食时要注意保护牙齿,如:忌过多食用酸辣食物,以防牙釉受侵蚀而破坏。
  25、如何防治老年吸收不良综合征?
  答:吸收不良综合征是由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该病患者常出现脂肪泻、消化不良和体重减轻等症状。由于老年人是吸收不良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因此临床上又将该病叫做老年吸收不良综合征。临床调查发现,在所有因消化道疾病而住院的老年患者中,约有12%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对于老年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有实质性病变(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憩室炎等)的老年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应进行对症治疗。

2)老年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要加强饮食调理,平时应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无刺激、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每日的脂肪摄入量应少于30克

3)老年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要对自己的并发症状进行积极的治疗,如腹胀严重者可服用助消化药(如吗丁啉等);有贫血者可服用铁剂、叶酸片和维生素B12等药物,严重者还可以考虑进行输血治疗,有感染者可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6、为什么不能忽视老年人嗓音变哑?
  答:声音变哑可不像头发变白、眼睛发花那样是年老的自然规律。嗓音变哑是一种病态,不仅反映咽喉局部疾病,还可能有全身性疾病;可能是炎症,也可能是癌瘤,为此,我们必须重视。人们说话、唱歌、发出声音全靠喉部内外大小肌肉、关节和运动神经掌管着声带的张弛开合,凡能影响这些结构的疾病都可导致声带病变或功能不好而发生嘶哑。饮酒、吸烟、吵架、谩骂可引起声带水肿,时间一久,进而增厚变性,甚至长出小结节、息肉。这样一来,声带张力变弱,闭合不紧,声门有缝、漏气,说话像鸭子似的难听。急慢性喉炎、结核、喉部风湿性特异性感染,还有喉癌都能侵犯声带的肌肉、关节、神经,往往首现症状就是“发音嘶哑”。全身疾病如病毒性神经炎、流感、内分泌紊乱及肺门淋巴结核、肺癌或纵隔肿瘤及食管、主动脉的肿瘤都可因喉返神经的受侵、受压引致声带运动障碍,发生声音嘶哑。嘶哑可突然出现,也可逐渐发生,进行性加重。
  27、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怎样防治口干症呢?
  答:老年人患了口干症后,除了要到医院做全面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平时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饮食调理:日常多饮水,以少量多次饮用为佳。还可选用中药麦冬30克,桔梗20克,甘草6克,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或每日用其漱口数次。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和水果中不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水分,还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粗纤维需经充分地咀嚼方能下咽,而咀嚼可以有效地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从而缓解口干。适当吃些酸味水果如山楂、杏、猕猴桃、草莓等,也可增加唾液的分泌。饮食要干、稀结合,要尽量多喝一些汤水,饮食不宜过咸。
  28、老人如何保护肾脏?
  答:老年人应注意保护自己的肾脏。(1)要多喝水:一般来说,老年人每天应喝水1000毫升以上,在炎热的夏季则应适当增加喝水量,以充分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水应以白开水和矿泉水为主,也可喝些绿茶,不宜长期服用苹果汁和葡萄汁等饮料,以免引起肾脏结石。每天清晨空腹服用1-2杯水,有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2)低盐饮食:成年人每日摄盐量应不超过6克,吃盐过多,不仅会增加肾脏负担,而且还可引起水肿和血压增高。平时应少吃咸鸡蛋、咸鸭蛋和咸菜等腌制食品。(3)不过量食用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必须通过肾脏排出,故过量食用蛋白质可增加肾脏负担,易引起体内代谢产物积累。蛋白质每天摄入量以60克左右为宜。(4)防治感染:患感冒、扁桃体炎、龋齿和皮肤感染时,病菌可通过直接侵害和免疫反应损害肾脏,引起病变,故应积极防治。(5)慎用肾毒性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和一些解热止痛药物等,都可引起肾功能损害,故应避免使用。此外,要积极防治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等可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疾病。
  29、怎样预防老年痴呆?
  答:记住10大要诀可预防老年痴呆:第一,饮食均衡,多吃蛋白质、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和肥肉,少吃盐,炒菜少放油。第二,适度运动。第三,避免过度喝酒、抽烟,生活有规律。第四,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等生活习惯病,早发现,早治疗。第五,小心别跌倒,头部摔伤会导致痴呆。高龄者必要时应使用拐杖。第六,老年人应该多做些感兴趣的事及参加公益活动、社会活动等来强化脑部神经。第七,要积极用脑,预防脑力衰退。读书发表心得、下棋、写日记、写信等都是简单而有助于脑力的方法。第八,随时对人付出关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第九,保持年轻的心,适当打扮自己。第十,以开朗的心情生活。
  30、老年人如何预防感冒?
  答:首先,在气候变化时,特别是有冷空气侵袭时注意增减衣物。尤其是入冬以后第一次降温,最容易引起感冒,要注意保暖。其次,秋冬季节出门时要戴口罩。特别是已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和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更要注意防止冷空气直接刺激上呼吸道而引起发病。冬季进行户外锻炼时要注意避免受寒。第三,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或面对面讲话,在感冒流行时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居室要通风,冬季亦应定时开窗流通空气,但不要在风口停留,避免冷空气直接吹而引起着凉。第四,对于易患感冒的老年人,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于每年秋天注射流感疫苗,或注射增加机体抵抗力的药物如:小牛胸腺肽等,或适当服用板根等抗病毒药物。第五,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对预防感冒有一定的帮助。
  31、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答:骨质疏松症发病因素是多种的,预防其发生必须阻断各种发病因素,而遗传及种族不同作为发病因素就难以阻断,因此,改善环境、调整生活方式及重视健身运动对于预防本症发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能性,而性激素替代治疗也成为防治本症的有益措施。

()传染病防治知识23

32、什么叫呼吸道传染病?

  答: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传播而引起的疾病叫做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是人体从鼻子吸入氧气和从肺呼出二氧化碳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等。医学上将鼻、咽、喉叫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叫下呼吸道。呼吸道与外部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呼吸道进入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通常是呼吸道黏膜及肺。

33、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有哪些?

  答:有以下几大类:主要包括病毒、致病菌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毒主要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人肠道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麻风病毒、天花病毒(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世界上绝迹,目前仅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俄罗斯的一个实验室还存有天花病毒样本,大多数国家已停止接种牛痘疫苗。但恐怖分子可能使用天花病毒作为生物武器,必须重视及早发现和控制天花疫情)等。致病菌主要有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此外还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立克次体及军团菌等病原体。

34、为何冬春季要特别注意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答:由于在夏季,气候炎热、潮湿,不利于某些病毒、病菌的生存和传播,待到气候转凉时又会重新活跃出现。冬春季寒冷,人们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人们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这样,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在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人在屋子里呆的时间长,空气又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35、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是什么?

  答: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等。

36、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

  答: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临床表现: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同型病毒又分为若干亚型,如甲0、甲1、甲2、甲3……。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的毒性作用,临床上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与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少数情况下,病毒也可能进入血液累及全身而引起呼吸道以外的病理改变和临床征候。体弱多病者易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传染源: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传播途径: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型的免疫力可维持较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叉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公共集会,室内注意通风。流感可通过疫苗预防,常用的疫苗有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每年应加强免疫一次,用于体弱、老幼、多病者。

37、如何预防麻疹?

  答: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

  临床表现: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一旦与麻疹患儿接触,应立即隔离,不得外出,可给予肌肉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第5日,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油腻辛辣食物。

38、如何预防水痘?

  答:主要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期和出疹期。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为3~5mm的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免疫缺陷的人患此症时症状较严重,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合并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等。皮疹经2~3天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本病呈自限性,病程约2~3周。

  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预防是加强病人的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

39、如何预防风疹?

  答:是由风疹病毒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