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 (1439—1494)

发布时间: 2007-10-12 12:00:00 阅读次数:
【字体:

  明代有个勤谨廉洁的官员,名叫陈政,正统四年(1439)出生于宜丰县义钧乡十二都陈家岭(今敖桥乡樟坡村凌里)。父早丧,母亲抚育成人。因家贫寒,陈政少年时,衣不蔽体,食不饱肚,但勤俭好学。母亲死后,生活难以维持。这时,他叔父陈宣在郴州任同知,把陈政接到官署,对他“督教极严”,故“力学有成”。天顺八年(1464),陈政中进士。他“居官三十年,勤谨俭约,外绝苞苴,内无女侍,家居田产不给,处之泰然。相传有‘侍郎身殁无米炊’之谣。”他在官场三十年,一没有买田地产业,二没有小妾婢女,最后落个无米下锅的地步。从这句民谣来看,当时受到广大百姓称赞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那种“无官不贪”的情况下,他却能“外绝苞苴”,就是说,他对外来的馈赠礼品,一概谢绝,用时下的话说,即不接受贿赂。这可能正是他一生做官、两袖清风的根本原因。那么,他之所以一贫如洗,是不是由于他官卑职小,没有捞油水的机会呢?还是他仅仅是当的闲散官儿,只消坐领干薪,乐得清闲自在呢?请看他的履历表:天顺八年授工部营缮主事,不久升任吏部验封郎中,以后历任通政司参议、左右通政。后来又升为工部左侍郎。官可谓不小,而且都是京官。再看他的政绩:光是任工部侍郎时,就曾督修茂陵、皇贵妃陵,修建礼部官邸,修葺京郊芦沟桥、京通二粮仓,都有捞钱的机会。可他只知埋头苦干,按质按时完成任务,得到的只有“迭荷玺书优劳”,即皇帝的一张奖状。宏治二年(1489)“夏五月庚申,河决开封,入沁河,役五万人治之。”当时,黄河在开封段溢流为二,一由徐邱人淮,一自封邱漫祥符,东经曹濮逼张秋。运道梗塞,涝害十分严重。朝廷又命工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陈政,总理其事,治理黄河。陈政到达开封后,“相度筹划,躬自履勘”,天天奔波在治黄第一线,积劳成疾,终于在弘治七年病死于仪真驿舍,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关心家乡建设,热爱桑梓。老家宜丰县城西郊,早在宋代太平兴国年间,耶溪河上就有浮桥。但历代几经毁修,行人很不方便。成化二十年(1484),陈政回乡探亲,看到这座桥总是修不好。他于是向地方官献计献策,主动承担设计、主修大桥任务。下面迭铺巨木,上面架石板,桥面平坦,桥墩巩固。修好后,到崇祯九年(1630)才不慎被火烧毁,先后保持了150多年,深受群众赞许。(熊步成撰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信息来源:
【打印本页】 【纠错留言】 【关闭窗口】 分享到:

主 办:宜丰县人民政府 承 办:宜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 0795-2765503

政府网站标识码: 3609240002 备案编号:赣ICP备05000556号 赣公网安备 36092402000001号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0795-2991000 举报邮箱:yf_jx@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