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竹文化园探幽

发布时间: 2012-02-20 12:00:00 阅读次数:
【字体:

为了更深了解竹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游客喜欢竹子这些与人类相伴悠久的朋友,我决定再去宜丰竹文化园探幽。

竹文化园由门区广场、竹种展示区、竹文化馆、竹引种区、速生丰产示范区组成。

武吉高速迎宾大道出入口正迎面就是宜丰县竹文化园。首先进入眼帘是门区广场,中间为花坛,花坛正前方是一块长9米、宽1.5米、高2米的巨石,上写“宜丰竹文化园”几个大字,这是国际竹藤组织江泽慧主席为园区亲笔题的字;巨石后是由黑白相间的花岗岩石板铺成花坛,中间布置有七个大小不一的花池,似北斗七星分布,有“七星伴月”之意,宜春是世界著名的“月亮之都”,寓意宜丰是宜春的辖区县;花池里栽植有“松、竹、梅”岁寒三友,寓意“广交天下朋友”;花坛两边是停车场,后面是灰色琉璃瓦盖的围墙和工作用房,围墙像张开的手臂呈欢迎状,寓意“欢迎来到宜丰竹文化园参观”。

        在门区广场之后就是竹种展示区了。为了便于参观,园区道路呈“日”形环线,展示区栽植有78种竹种,分为朝阳小区、希望小区、黄金小区、万紫千红小区、曲经通幽小区等五个小区。在进门的左边是朝阳小区,以当下竹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竹种为主,朝阳小区内栽有龟背竹、圣音竹、黄槽毛竹、花毛竹、绿槽毛竹等;在进门的右边是希望小区,希望小区内栽种有青皮、鼓节竹、金丝慈竹、花竹、青麻撑竹等十几品种,属丛生竹种,丛生竹因其纤维较长,在竹纤维加工领域将作出一定的贡献,是促进和引导竹产业向高端产业发展的竹种,是竹产业的希望所在;正对入口的是凤尾竹,寓意宜丰竹产业以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召开为契机,插上美丽的翅膀展翅飞翔;在凤尾竹后面是本地当家竹种厚皮毛竹;在第一个分叉路口往右走就是黄金小区,小区内布置有黄皮绿筋竹、黄杆乌哺鸡竹、金竹、金镶玉竹、金明竹等品种的竹种,这些竹子杆部的颜色大都以黄色为主,这些黄杆竹夹在道路两边,人似走在金光大道上,意气风发;在第一个分叉路口往左走就是曲径通幽区,这里三十多棵香樟树密密麻麻布满其中,樟树树冠有如参天巨伞,遮天蔽日,林下显得异常地幽静,晴天的时候,站在小区中,享受着习习山谷风时,阵阵樟树的芳香扑鼻而来,狭叶青苔竹、白纹阴阳竹、摆竹、篌竹们那长长的竹叶随风飞舞,恰似少女飘动的长发,走地弯弯曲曲的小路,享受着这片刻的清宁,像是步入人间仙境;在竹种展示区最北边是万紫千红小区,小区内布置有紫竹斑竹、花杆红竹、黄槽五月季、黄槽斑竹、红竹等品种,竹竿、笋箨颜色五颜六色,有如花儿万紫千红朵朵开。

与竹种展示区相接的是竹文化馆。竹文化馆的建设可谓创造了古建筑的奇观。宜丰竹文化馆占地6000多平方,建筑面积3400m2,东南西北四合院结构,庭中镶嵌有17棵原生樟树,建筑以中国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建成,分为序厅、竹子历史发展多样性厅、竹子资源培育多样性厅、竹子加工产品多样性厅、竹子文化艺术多样性厅、宜丰竹加工厅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序厅,正中间是大型竹根作品,这个竹根雕塑《竹魂》是由工艺美术师利用100个产自云南省沧源县巨龙竹根创作而成,其造型气势恢宏,寓意深刻。竹根作品后是一个巨大的屏风,屏风上的内容是春秋战国的《夜宴图》,展示了古人生产、生活中用竹的场景;左右两边的画墙上书写有竹精神,右边是LED屏,连续滚动播放着一个专题片,向游人介绍宜丰县竹产业发展状况,左边是一个电子显示屏,导游参观竹文化馆。

第二部分是历史资源厅。竹子大约起源于中生代白垩纪,早在几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栖息在森林中,与竹木为伴。古人类遗存和近年来发现的化石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史前竹史的点点滴滴。正对门是一块采自云南的竹化石,2003年6月,我国竹类专家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勐河电站建设中发现了这枚竹类植物化石,化石形状完整,竹根、竹秆、竹节、竹叶都保存完好,颜色呈灰褐色。地理地质学家认为此竹类化石属碳酸沉积岩,在化石中属较年轻的一类,估计约在20万年至40万年间。我们采集到的这块竹化石弥足珍贵,根据专家的建议已经着手对竹化石进行保护。

竹子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渊源颇深。据确切记载应该起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有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国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浙江余姚县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有了密切关系。

我国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在汉代,竹简有了大规模的应用,竹简为我们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都是写在竹简上的。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根据实物形制仿制的竹简,它比较真实地再现了竹简的形态。殷商时代用竹简写的书叫"竹书",用竹简写的信叫"竹报"。竹笔的发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开拓性的一页,在殷代文化遗迹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我国古代竹子的利用还有许多方面,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制造了利用杠杆提水的竹制工具“桔”以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转筒车”。竹子在武器发展史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原始的竹弓射箭到春秋时期的抛石机、宋代的火药箭和竹管火枪等都是古代竹制武器。

从汉字中竹部文字的情况来分析,也可看出中国竹子利用的古老历史,古人把“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的植物称之为竹。从形态上认识开始,把竹子进行加工,制成物品,又以“竹”字衍生出竹部文字。随着人类对竹子的认识不断提高,竹类利用日益广泛。而竹部文字也必然随之增加。《辞海》中共收录竹部文字209个,如笔、籍、簿、简、篇、筷、笼、笛、笙等等。历代各类字典收录的就更为可观。而诸如“竹报平安”、“衰丝豪竹”、“青梅竹马”、“日上三竿”一类的成语也都包含着与竹子有关的有趣典故。这些竹部文字和成语涉及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反映了竹子日益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反映了竹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在生产生活、文化艺术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个主题,突出“低碳建筑”的元素,有1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场馆不约而同地选用了竹子和竹材料。这些由“竹元素”构成的场馆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竹元素成为世博会上“低碳潮流”的“明星”,似乎在用竹子的语言传导着一个强有力的声音:竹子,可以让城市更低碳、让生活更美好。

第三部分是竹子资源培育多样性厅。竹类属单子叶植物禾本目,禾本科,竹亚科植物,有木本、草本和藤本之分。1788年瑞典人A .J. Retzius发表了第一个竹属Bambos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基本查清全球约有竹子70多属,1200多种,竹林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1%。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经过竹子分类学家耿伯介先生等专家多年研究和整理,目前我国有竹子39属,600多种。有竹林面积700多万公顷,约占森林面积4%。

据考证,历史上竹子分布范围很广,因地球气候变迁,逐渐形成现在的分布。竹子在亚洲分布最多,其次为南北美洲和非洲。我国已故林业专家温太辉先生通过多年考证认为竹类起源中心在我国的云南省。

竹子的生长发育具有极其特殊的生理生态特性。竹子为多维管束植物,具有发达的居间分生组织,其形体生长期较短,从竹笋出土到新竹完成高生长一般只有1-2个月时间,毛竹最快时昼夜生长量可以达到1m以上。竹子地下部分鞭根相连,竹连鞭、鞭发笋、笋长竹,形成系统群落结构。因此,竹林具有较强的抗御自然灾害、恢复自我生长的能力。这里是我们采集的79个竹笋标本,这边的是80种竹种的竹竿标本,这边是竹花、竹叶的标本,这些标本从形态、色泽、质地等方面生动而准确的反映了各种竹子的鲜明特点。

通过10多年的引种和培育,宜丰竹种资源更加丰富,近年来引进适宜宜丰生长的优良竹种近200个,其中雷竹、红竹等上世纪90年代引种的竹种生长旺盛,达到了高产高效。丰产毛竹林基地建设成效卓著,基地面积已经达到了51万亩。

第四部分是 竹子加工产品多样性厅。在中华多元一体的文化传统中,竹子的用途极为广泛,它包容了实现多重实用价值的可能性。竹竿、竹叶、竹笋、竹篾的踪迹,遍布千家万户衣、食、住、行的各个实用领域。宜丰的竹子加工历史悠久,很早就有竹子造纸、用竹子加工制造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用品的传统工艺和技术,竹子的加工利用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利用机械化和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竹子进行加工的产品更是丰富多样、不胜枚举。

近年来,通过现代高科技的应用,人们在在竹笋、竹炭、竹酢液、竹子生化提取物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天,竹子不仅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上仍然担负着重要任务,而且进入了工业新材料、生化新领域、环保新技术的各个层面,这里是竹炭加工的生活用品;这是竹子加工而成的竹纤维制品;这边还有竹竹叶黄酮饮料,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第五部分是竹子文化艺术多样性厅。竹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竹子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印迹。它不仅是构造各种器物的材料,而且步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竹子和人类文明的载体——纸,以及音乐、书画、诗词、禅宗都有着不解之缘。

首先,竹文化与禅文化自古以来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竹文化与禅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据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竹林精舍”里传授弟子;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在“紫竹林”中宣演密法;宋僧赞宁写过竹子专著《笋谱》;清代的竹禅和尚画出了传世的墨竹。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蜡像雕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良价禅师云游到洞山,在逢渠桥竹林中睹影悟道的情形。

历来竹子为中国文学艺术家所反复吟咏描绘,寄寓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在中国书画史上就有一批批书画家因创作竹题材的作品而闻名于世。从五代北宋起,画坛大家无不染指于竹,高手竞技,画艺争胜,有墨竹、朱竹、分工笔、写意等等。竹子在风、烟、雨、雪不同背景的各种姿态无不刻画毕现,可以说竹子是中国书画诗词历久弥新的表现题材。这里是中国绘画史上代表性画家以竹为题材创作的中国画,这边是我们邀请到的14名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以竹为题材创作的书法作品。

如果说竹文化是浩瀚的大海,那么竹制品就是这大海中精致玲珑的一枚贝壳。我国在世界上享有“工艺之国”的美誉。在中国工艺美术的百花园中,有一朵华美灿然的奇葩,那就是竹制工艺品。千百年来,竹制工艺品以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的高度和谐统一而久享盛誉。中国竹工艺品琳琅满目,从制作工艺角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竹编工艺品,一类是竹雕刻工艺品。它们虽同属竹制工艺品的范畴,但各自的制作工艺、艺术形式颇多殊异,并且形成了风格多样、流派纷呈的局面。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福礼创作的立体竹编《金鼠背银》;这边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光华用竹丝编制的《梅兰竹菊》条屏,这些技艺精湛的竹编工艺品和竹雕刻工艺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含蕴着中华文明特有的感情、观念和理想。

在音乐方面,竹子早已成为中国乐器的一种重要的制造材料,迈进音乐的殿堂,满足着人类的听觉审美需要,演奏出极具中华文化底蕴和审美风格特色的乐曲。《吕氏春秋》中就有“皇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笛”的记载。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由北京竹乐团提供的各种竹乐器,这些乐器制作考究、音色优美。

竹子与恐龙同出于白垩纪,在竹文化馆的中庭展示的巨型恐龙根艺作品《雄霸天下》也是为了体现恐龙与竹文化之间的一种渊源关系。

第六部分是宜丰竹加工厅。199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通过工业园区建设构筑平台、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内外合作引进技术等措施,兴建了宜丰康替龙、江西绿保、江西经宇等竹子加工企业,目前规模以上企业有25家,竹子加工产品达到10大系列500多个种类,年产竹胶板4.44万立方米、竹地板1000万平方米,此外在纳米竹炭的开发、空调清洁器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加工产值达到了15亿元,创利税 1.5亿元,创汇3000多万美元。

与竹文化馆相连的是竹引种区。这里栽种有141种外来竹种,目的在于对一些竹材品质好、市场前景好的竹种进行驯化、培育,为宜丰竹产业发展储蓄后备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信息来源:宜丰县林业局
【打印本页】 【纠错留言】 【关闭窗口】 分享到:

主 办:宜丰县人民政府 承 办:宜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 0795-2765503

政府网站标识码: 3609240002 备案编号:赣ICP备05000556号 赣公网安备 36092402000001号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0795-2991000 举报邮箱:yf_jx@126.com

Top